按照大运会赛事要求,大运会成都筹委会已经制定了51个场馆的配置方案并通过了国际大体联评估。其中包括12个新建场馆和39个改造场馆。目前,新建场馆均已启动建设,改造场馆正在制定建设改造指导标准,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
四川省已确定近20所高校为大运会提供竞赛、训练场馆,四川省教育厅也将鼓励省内高校积极参与大运会相关竞赛项目,支持四川省大学生为大会提供志愿者服务。
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主会场)
在场馆设置和建设方面,成都市确定了位于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作为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该体育中心占地约678亩,由4万座主体育场、1.8万座多功能体育馆和小球馆、游泳跳水馆组成。主体育场将于2021年4月底前完工投用。
东安湖体育中心兼顾赛时要求和赛后利用,充分发挥场馆长期社会效益,让全体市民共享大运成果。其中,大运期间将承担开、闭幕式以及体操、游泳比赛,赛后将打造为国际一流体育文化综合体,除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外,还可满足大型演艺、综合展会、群众健身、体育培训、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要求。
大运会运动员村(大运村)
大运会运动员村选址成都大学,已于4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大运村新建项目共计37.4万平方米,包括运动员公寓、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行政保障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体育馆附馆、游泳馆和东盟艺术学院等8个项目。
两年后,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将在这里交流友谊、放飞梦想。大运村在大运会举办期间办赛事,大运会结束以后用于教学。
包括:住宿区、国际区、运营区、交通区、赛训区五个部分。
双流体育中心
双流体育中心作为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田径场,将在2021年大运会期间承担大量田径项目的比赛。
双流体育中心是由西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于2008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双流新城区重要标志性建筑,场馆占地234亩,总建筑面积3.75万㎡,是一座集体育场、体育馆、训练场、训练馆、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五人制足球场、门球场、健身房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体育场馆,可承办地区性综合比赛和国际级、国家级单项比赛。
1.体育馆
建筑面积14626㎡,集比赛馆、训练馆、游泳馆于一体,达到国际级综合体育比赛的场馆标准,可承接国际级国家级排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柔道、摔跤、跆拳道等单项比赛。
(1)综合比赛馆
场地面积1305㎡(长45m,宽29m),空间高度19m,配备全中央空调,比赛专用音响广播及灯光系统,设3000个标准观众座椅,56㎡P3高清LED显示屏2块,贵宾接待室、贵宾休息室、新闻发布厅、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员休息室、比赛监督休息室、兴奋剂检测室、医务室、器材室、数据室等功能房配套齐全。
金强国际赛事中心篮球馆。金强国际赛事中心篮球馆。该场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南邻温泉大道、东接凤溪大道、西面文旅中心体育尝北接规划横七路,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可容纳14000人。大运会期间,该场馆将会作为篮球项目的备用场馆。
成都大运会概述
成都大运会奖牌取名“蓉光”,由国金黄金设计师团队设计,整体创意以“五洲融合、天府文化、赛事标识系统、成都成就梦想”为核心,从赛会特色、办赛理念、城市形象、大运体育精神、国际传播、天府文化表达等维度出发进行设计,在展现体育精神、呈现古蜀文化、彰显赛事名城美好愿景的同时,强调本届赛会特色,着重表达新时代天府文化内涵。
成都大运会颁奖吉祥物设计灵感源于天府文化象征之一的川剧变脸,大赛吉祥物“蓉宝”身穿红色拉链式运动帽衫,将帽衫拉链拉合后,头部便呈现蓉宝川剧变脸形象,Q萌蓉宝与潮酷蓉宝一秒之间自由切换。此次将变脸与服装结合的巧妙设计,在增强吉祥物趣味性的同时也将成都文化象征向推向了全球,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时尚个性与精神文化追求。
成都大运会基本知识如下:
1、成都大运会口号:(成都成就梦想),其相对应的英文口号是“Cheng Makes Dreams Come True”
2、大运会的吉祥物是“(蓉宝,名字来源于成都的简称“ 蓉,它的脸是按照(川剧脸)的样式来设计的。除了手中“31”字样火焰的大运火炬,蓉宝的耳朵、眼睛、尾巴也呈现火焰形态。
3、本次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的基础上,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
基础形态上,会徽糅合了“太阳神鸟 ”与 凤这两种典型的中国元素,象征(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 凤首 与“凤尾”的抽象设计勾勒出一只灵动的瑞鸟,表达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和追着梦想的决心,彰显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4、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为止已举办30届,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5.世界大运会分为(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
6、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Federation),中文简称( 国际大体联 ),英文简称( FISU),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现有协会会员174 个。
国际大体联的官方用语为英语和法语,在一些正式会议和活动中需要用到英、法、俄、西班牙语7.2018年12月13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奥莱格马特钦宣布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城市是成都)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
成都大运会是一项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其开幕式场馆自然是备受关注的。那么,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在哪儿呢?它的特点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的地理位置
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式场馆位于成都市郊区的新都区。具体来说,它坐落于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和华勤大道交汇处的华府风景大道上。这里是新都区的核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所在的新都区,是成都市的一个新兴城市区。它占地面积较大,且绿化非常好。同时,由于距离市区较远,这里的空气质量也非常优良,是逃离城市生活的绝佳去处。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的建筑特点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的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为主,整个场馆共有三层,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整个场馆外观摩登大气,十分精美。在建造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场馆的环保性,运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
场馆内部的设计也是相当人性化,除了综合接待大厅、VIP休息室、媒体中心、志愿者服务区等标配功能外,还特意为观众准备了休息区域,满足观众的舒适需求。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馆的配套设施
除了标准的赛事场馆,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式场馆还设有多种辅助设施。比如,场馆周边设有停车场,供广大观众停车,不会出现停车难的情况。此外,场馆还安排了餐厅和商店,方便观众的用餐和购物。为了保证网络畅通,场馆还专门设置了无线网络,方便观众随时联网。
2022大运会火炬谁设计的
2022大运会火炬谁设计的,成都大运会火炬运用炫彩的大运会主题四色,自成一体,体现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成都大运会办赛理念。2022大运会火炬谁设计的。
2022大运会火炬谁设计的18月31日,成都大运会火炬 “蓉火”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美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许燎源作为“蓉火”的外观设计师受邀出席发布会。
“蓉火”取意成都的简称“蓉”,又寓“融合”之意,整体设计兼具现代性表达和巴蜀特色元素,彰显着中华文明在大运会这场年轻人的盛大聚会中迸发全新活力。火炬运用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大运会主题四色,传递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成都大运会办赛理念,呈现成都热情、活力、时尚的多彩生活与大学生的斑斓青春。
火炬正面,以国际超级IP、四川“活化石”—— 大熊猫为主元素,展现热情奔放、乐观包容的文化态度;火炬顶部,成都城市形象标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太阳神鸟,在淬火中展开理想的弧度,勇敢追求光明;火炬侧面,犹似 三星堆青铜立人造型,致敬古蜀文明;上端口的 竹叶孔造型,既满足火焰的进气需求,又与大熊猫完美融合。丰富的中国文化代表符号和创新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优雅时尚、内涵厚重。
“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对于这个提法,许燎源深表认同,在他看来,成都是一座活力之城、文化之城、运动之城,希望借这次大运会,将成都的生活美学传向世界,向世界传递成都声音。
“我们的火炬既要有国际标准,也需要有巴蜀特色,所以在设计时将表达着古蜀人民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等精神寓意的‘太阳神鸟’图案置入出火口,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许燎源在发布仪式现场表示:“熊猫、竹子等天府文化标志性元素也都融进了设计中,整体色彩像天府的彩虹一样斑斓幻彩,也代表着大学生们的青春活力,充满希望。诸多内容汇聚表达,借助大运会火炬,一定会将成都带向世界。”
成都大运会火炬,是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重要元素,是传播成都大运会理念,展示天府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它的创作离不开设计师的努力,也离不开成都这座城市带来的文化魄力。
2022大运会火炬谁设计的2今日,成都大运会火炬巡展系列活动综合特展首站在成都博物馆拉开大幕,备受关注的成都大运会火种灯、火种盆首度揭开神秘面纱。此次综合特展将持续到2022年1月9日。
成都大运会火炬及火种盆
大运会火种灯、火种盆惊艳亮相
成都大运会火种灯与大运会火炬“蓉火”形成系列,以传统手提式马灯造型与现代耳机形式巧妙结合,仿佛聆听来自世界全球的祝福。透空的大熊猫和竹叶与炫丽的色彩在虚实之间巧妙融合,整体造型体现了成都和谐与包容的文化内涵。
成都大运会火种盆的创意取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樽”的形象,天圆地方的造型大气恢宏,通过樽的意象传达诚挚之邀,可爱活泼的国宝大熊猫张开双臂做拥抱状,拥抱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健儿,拥抱希望,拥抱美好未来。
成都大运会火种灯
成都大运会火种灯和火种盆的外观设计均出自中国著名设计艺术家许燎源及其团队,在此之前,许燎源团队受邀设计了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的世界综合性体育盛会,明年即将正式揭幕的成都大运会对于天府之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将城市文化推向世界的绝佳契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许燎源表示:“希望能够让世界通过这些成都大运会的象征物,感受到天府文化的原创性和开放性,通过太阳神鸟、熊猫、竹子这些特色元素的融入,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和成都的生活美学传向世界。”
在火炬传递过程中,火种灯和火种盆共同承担着火种延续性和唯一性的重任,因此除了美观,还需具有较高的功能要求。和火炬制作一样,火种灯和火种盆也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一所制作完成,火种盆体采用航空铝合金材质,整体铸造成型,保证加工外形精致美观,燃料采用清洁燃料,通过优化空气与燃料的进气配比,在减少成烟量的同时,保证火焰形态与火焰颜色最佳视觉效果。火种灯虽小,但其功能要求却不低,火种灯顶部的双层隔热系统有效降低长时间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熊猫竹叶外形壳体采用优质航空结构不锈钢材料,进行整体加工和激光切割而成,能够完美展现熊猫的形态。
创意展陈互动让市民感受大运氛围
创建于1958年的成都博物馆自新馆开放以来,为成都乃至全球观众挥毫描摹出一幅积厚流光的瑰丽画卷,成为了矗立于天府之国城市中心的“文化会客厅”。成都大运会作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关键一步,更是承担起了将天府文化传向世界的职责与使命。
往届大运会火炬展示
随着成都大运会火炬巡展系列活动综合特展在成都博物馆正式拉开大幕,市民可以在400平米的展区内全方位提前感受大运会的浓厚氛围。展场以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的四种颜色——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分为四个空间,第一空间包含历届大运会简介和成都大运会介绍,第二空间的展品包含深圳大运会火炬、喀山大运会火炬、北京大运会火炬塔模型等实物展陈,进一步向观众呈现出往届大运会火炬传递的画面,最后两个空间分别介绍了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的诞生历程和成都大运会场馆的基本情况,将“蓉火”诞生的整个过程全面呈现,火炬的外观设计、工业功能适配等专业内容均以图文形式生动呈现。此外,记者在展区现场看到,活动现场还为所有观展市民设置了互动区域,观众可以通过VR科技感受火炬传递的过程,用色彩手绘印有火炬的卡纸为梦想添彩。
往届大运会火炬展示
据了解,此次火炬巡展系列活动综合特展首站将从今天持续至2022年1月9日。在传统文化与巴蜀风格淋漓尽致展现的成都博物馆,通过成都大运会这一体育赛事的窗口,观众能够充分领略“多元文化、多重视野”的独特魅力。
2022大运会火炬谁设计的3“蓉火”亮相,闪耀金沙!8月31日晚,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300天之际,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这支通过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完整地整合起来的火炬,向世界展现着成都热情、活力、时尚的多彩生活与大学生的斑斓青春。备受关注的大运火炬正式亮相,红星新闻也通过多方了解,对火炬设计理念进行全面揭秘。
设计元素展现巴蜀特色
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 取意成都的简称“蓉”, “蓉火”又寓“融合”之意。火炬运用炫彩的大运会主题四色,自成一体,体现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成都大运会办赛理念。
火炬正面,以国际超级IP、四川“活化石”——大熊猫为主元素,展现热情奔放、乐观包容的文化态度
火炬顶部,成都城市形象标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在淬火中展开理想的弧度,勇敢追求光明
火炬侧面,犹似三星堆青铜立人造型,致敬古蜀文明
上端口的竹叶孔造型,既满足火焰的进气需求,又与大熊猫完美融合,丰富的中国文化代表符号,和创新工程设计使整个火炬优雅时尚、内涵厚重。
“黑科技”加持体现环保理念
据悉,成都大运会火炬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一所负责制作。以冲压发动机技术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领衔主持研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手持火炬、火种灯、引火器和圣火台等系列产品技术基础为依托。研制团队由三十一所航天特种发动机新一代领军人物刘小勇研究员、王延文总指挥带队。研制目标为进一步提高火炬系列产品工作可靠性、清洁性等性能。航天特种发动机技术服务于大运会,也是高科技成果军转民的成功应用典范。成都大运会火炬在研制中充分体现着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成都大运会办赛理念。
火炬以航天特种发动机技术为基础设计火炬及其配套产品的燃烧技术方案,确保火炬燃烧的高可靠性和高清洁性;创新采用生物质丙烷燃料,并充分结合火炬外形特点,优化燃料喷注与空气掺混方案,形成亮黄色灵动飘逸的火焰形态。
整个成都大运会火炬及其配套产品所用原材料均为可循环再生材料,生产工艺绿色环保,表面特殊工艺方案实现炫彩的火炬外观颜色,更绿色环保。火炬外形研制过程中采用3D增材制造技术加工样品,突出智慧科技特色。